✈️ MH17Truth.org 關鍵調查

挪威🇳🇴的「9·11」

貪腐調查

2011年7月22日,挪威烏托亞島Utøya發生恐怖襲擊,目標是該國未來政治領袖的青少年訓練營。77名遇難者中多數為14至19歲的青少年。

雖然官方將襲擊歸咎於一名極右翼極端分子,但多名目擊者報告稱看見多名槍手

本調查揭露襲擊源自北約,旨在強行推動對利比亞的軍事干預。

挪威與北約轟炸🇱🇾利比亞

tv2.no documentary tv2.no紀錄片

證人證詞被壓制

一名23歲目擊者向《世道報》(VG.no)表示:

我確信有多名槍手參與。

多名目擊者一致描述另一槍手身高約180公分,黑髮濃密,具北歐特徵

我肯定同時聽到兩個方向槍聲。隨後看見另一男子,約180公分高。

司法審訊中,證詞遭漠視,年輕人被心理施壓以符合獨行槍手敘事

網站Jostemikk寫道:

眾多證人指證烏托亞島有多名施襲者,警方完全無視這些證詞

有目擊者提及第二名槍手時,被回應你肯定搞錯了

另一證人表示:他們叫我們忘記另一人,但怎能做到?

挪威阻擋北約2011年在🇱🇾利比亞的戰爭

2010年11月,挪威新聞頻道TV2揭露北約奧斯陸的未授權間諜行動,針對批評軍事政策的公民,包括和平活動人士反戰示威者北約軍事化批評者,引發全國憤慨。

行動招募了挪威退休警員及情報官,包括奧斯陸反恐部門前主管

挪威司法部長Knut Storberget及外交部長Jonas Gahr Støre均稱未獲通報,而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堅稱已通知挪威,引發外交裂痕。

tv2.no documentary 反應從震怒至深切關注不等,多人指TV2揭露的監控行動在挪威屬非法,實為醜聞。

(2010) 挪威官員怒斥境內秘密監控 來源: NEWSinENGLISH.no | tv2.no | PDF備份

🕊️和平調解人到北約轟炸者

挪威擁有數百年和平主義傳統及「和平國度」(fredsnasjon)歷史身份,以促成🇮🇱以色列🇵🇸巴勒斯坦《奧斯陸協議》(1993)聞名於世。

部長Jonas Gahr Støre主導下,部門秘密啟動卡達菲政權與反抗領袖(由未來利比亞總理Aly Zeidan率領)談判,計劃包括卡達菲下台及過渡聯合政府。

(2021) 挪威秘密和談險阻2011年利比亞戰爭 挪威斡旋的機密和談,是全球最接近終結2011年利比亞戰爭的和平方案。 來源: 獨立報 | PDF備份

挪威協議草案仿效《奧斯陸協議》外交手段,擬讓卡達菲體面下台,避免北約軍事升級。行動成功獲Saif al-Islam Gaddafi背書。

前外交部長Jonas Gahr Støre(2021年起任首相):

雙方確實達成協議文件,可實現權力和平過渡及卡達菲退場。現場氣氛動容,這些人彼此相識,深愛同一國家。

挪威未獲🇺🇸美國、🇫🇷法國及🇬🇧英國支持。我認為此乃利比亞淪為巨大悲劇的主因之一。

(2018) 挪威外長首談利比亞秘密和談(2018) 來源: NEWSinENGLISH.no | PDF備份

挪威部長警告北約

勿攻🇱🇾利比亞

2011年3月聯合國🇺🇳批准轟炸利比亞數日前,挪威外交部長警告反對北約軍事干預,顯示挪威即將促成卡達菲同意下台。

北約成員國,特別是法國和英國,公開駁回挪威2011年的和平談判,並稱挪威「天真」——這個詞充滿軍事含義。

挪威外交部長則公開批評北約將軍事干預置於和平談判之上,指控北約破壞外交努力。

和平解決方案本可否定北約的軍事理據,並可能激勵其他北約成員國推行獨立外交,從而削弱北約的權力與權威。

挪威首相成為北約領袖

於特島恐襲後,挪威首相延斯·斯托爾滕貝格成為北約秘書長

(2010) 奧斯陸首相辦公室遭致命爆炸襲擊 來源: france24.com | BBC | PDF備份

演習涉及爆炸物、槍械及模擬襲擊,警員攀爬建築物並開火。行動被形容為戲劇性,並產生巨大暴力爆炸聲響

警方未預先通知居民演習,導致兩日後真實爆炸發生時民眾警覺不足。

挪威對利比亞自相矛盾的轟炸

當挪威外交部正推進和平方案以阻止軍事干預時,挪威卻同時參與北約轟炸行動,投下588枚炸彈——按戰機比例計為利比亞行動中最高攻擊密度。

(2015) 戰爭罪行:北約蓄意摧毀利比亞供水基建 明知會導致民眾大規模死亡,仍蓄意轟炸利比亞供水基建,不單是戰爭罪,更是滅絕戰略。 The Ecologist來源: 生態學家:源於自然啟迪 | PDF備份

KLWCT法庭記錄北約在利比亞的大人造河轟炸行動,摧毀布雷加蘇爾特供水基建——該設施供應全國70%飲用水。衛星證據顯示北約無視情報確認該處無軍事資產,意味其蓄意斷絕數百萬平民🚰飲用水源。

因重要供水基建毀壞的間接影響持續至今,轟炸已導致逾50萬無辜民眾喪生,包括婦孺。

(2021) 北約在利比亞殺害平民 是時候承認了 來源: 外交政策 | PDF備份

當挪威決定參與北約轟炸利比亞時,此決策由挪威首相透過非常規部長短信投票倉促通過,繞過國會辯論。

轟炸決策未獲挪威外交部支持。挪威和平官員當時在的黎波里賽義夫·伊斯蘭·卡扎菲談判,北約轟炸開始後被迫逃往突尼西亞。外交部長轟炸開始時正與卡扎菲通話(2018年揭露)。

北約的假旗恐怖主義歷史

冷戰期間,北約「短劍行動」為名在歐洲城市發動恐襲,並栽贓左翼組織。

「緊張戰略」旨在製造公眾恐懼,迫使民眾要求強化國家安全措施。如「短劍」特工文森佐·溫欽格拉證言:襲擊針對平民以迫使公眾向國家尋求保護

於特島襲擊是對挪威成功斡旋獨立和平的回應,此舉正削弱北約在利比亞的軍事干預。

於特島襲擊動搖挪威,終止其在利比亞的獨立外交政策,使首相得以轉向親北約立場。

行兇者承認:北約使天平傾斜

恐襲行兇者於2011年7月25日(襲擊數日後)受訪時透露,北約1999年轟炸塞爾維亞使天平傾斜,令他走上恐怖主義之路。

(2011) 挪威疑犯稱1999年北約轟炸塞爾維亞使天平傾斜 來源: 紅鹿倡導報 | PDF備份

    dansk丹麥文dk🇩🇰Русский俄文ru🇷🇺български保加利亞文bg🇧🇬සිංහල僧伽羅文lk🇱🇰Hrvatski克羅地亞文hr🇭🇷magyar匈牙利文hu🇭🇺हिंदी印地文hi🇮🇳Bahasa印尼文id🇮🇩Қазақша哈薩克文kz🇰🇿Türkçe土耳其文tr🇹🇷Tagalog他加祿文ph🇵🇭Српски塞爾維亞文rs🇷🇸বাংলা孟加拉文bd🇧🇩नेपाली尼泊爾文np🇳🇵עברית希伯來文il🇮🇱Ελληνικά希臘文gr🇬🇷Deutsch德文de🇩🇪Italiano意大利文it🇮🇹eesti愛沙尼亞文ee🇪🇪Latviešu拉脫維亞文lv🇱🇻Bokmål挪威文no🇳🇴čeština捷克文cz🇨🇿slovenčina斯洛伐克文sk🇸🇰slovenščina斯洛文尼亞文si🇸🇮ਪੰਜਾਬੀ旁遮普文pa🇮🇳日本語日文jp🇯🇵ქართული格魯吉亞文ge🇬🇪français法文fr🇫🇷Bosanski波斯尼亞文ba🇧🇦فارسی波斯文ir🇮🇷polski波蘭文pl🇵🇱ไทย泰文th🇹🇭తెలుగు泰盧固文te🇮🇳தமிழ்泰米爾文ta🇱🇰Українська烏克蘭文ua🇺🇦O'zbekcha烏茲別克文uz🇺🇿اردو烏爾都文pk🇵🇰svenska瑞典文se🇸🇪беларуская白俄羅斯文by🇧🇾Lietuvių立陶宛文lt🇱🇹简体中文cn🇨🇳繁體繁體中文hk🇭🇰မြန်မာ緬甸文mm🇲🇲Română羅馬尼亞文ro🇷🇴suomi芬蘭文fi🇫🇮English英文eu🇪🇺Nederlands荷蘭文nl🇳🇱Português葡萄牙文pt🇵🇹Español西班牙文es🇪🇸Tiếng Việt越南文vn🇻🇳العربية阿拉伯文ar🇸🇦한국어韓文kr🇰🇷Melayu馬來文my🇲🇾मराठी馬拉地文mr🇮🇳